Redis是一个开源的,使用C语言编写,面向“键/值”对类型数据的分布式NoSQL数据库系统,特点是高性能,持久存储,适应高并发的应用场景。Redis纯粹为应用而产生,它是一个高性能的key-value数据库,并且提供了多种语言的API,性能测试结果表示SET操作每秒钟可达110000次,GET操作每秒81000次(当然不同的服务器配置性能不同)。

Redis

Redis是一个开源的,使用C语言编写,面向“键/值”对类型数据的分布式NoSQL数据库系统,特点是高性能,持久存储,适应高并发的应用场景。Redis纯粹为应用而产生,它是一个高性能的key-value数据库,并且提供了多种语言的API,性能测试结果表示SET操作每秒钟可达110000次,GET操作每秒81000次(当然不同的服务器配置性能不同)。

Redis目前提供五种数据类型:

  • string(字符串),
  • list(链表),
  • Hash(哈希),
  • set(集合),
  • zset(sorted set) (有序集合)

Redis开发维护很活跃,虽然它是一个Key-Value数据库存储系统,但它本身支持MQ功能,所以完全可以当做一个轻量级的队列服务来使用。

Redis可以做消息队列?

首先,redis设计用来做缓存的,但是由于它自身的某种特性使得它可以用来做消息队列,它有几个阻塞式的API可以使用,正是这些阻塞式的API让其有能力做消息队列;另外,做消息队列的其他特性例如FIFO(先入先出)也很容易实现,只需要一个list对象从头取数据,从尾部塞数据即可;redis能做消息队列还得益于其list对象blpop brpop接口以及Pub/Sub(发布/订阅)的某些接口,它们都是阻塞版的,所以可以用来做消息队列。

对于RabbitMQ和Redis的入队和出队操作,各执行100万次,每10万次记录一次执行时间。测试数据分为128Bytes、512Bytes、1K和10K四个不同大小的数据。
实验表明:

入队时,当数据比较小时Redis的性能要高于RabbitMQ,而如果数据大小超过了10K,Redis则慢的无法忍
受;出队时,无论数据大小,Redis都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,而RabbitMQ的出队性能则远低于Redis。